手机端

手机端

手机端

商家入驻

客服微信

侗网客服

侗网客服

函授客服

函授客服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772-8613137/ 18276878881

地址:三江县古宜镇侗乡大道中央国际步行街6-19(侗网传媒)

邮箱投稿

返回顶部

三江非遗传承人喜获柳州乡村工匠荣誉称号 - 三江动态 - 三江侗网官方网站

客服热线

0772-8613137

三江非遗传承人喜获柳州乡村工匠荣誉称号

2024-06-10 15:12:51

来源: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作者:三江侗网

阅读:0

评论:0

[摘要]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印发(广西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桂乡振发[2023]16号)精神,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本次申报工作。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印发(广西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桂乡振发[2023]16号)精神,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本次申报工作。

    2024年5月23日,柳州市召开了柳州市乡村工匠评选推荐会,经柳州市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按照资格审查、综合评定及公示等程序,在各县(区)、各相关单位推荐的47名候选人中择优评选出30名认定为柳州市乡村工匠,其中有10名为三江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png

2.png

3.png

韦丽姣  侗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4.png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同乐街人,三江县韦丽姣侗绣工作室总经理、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侗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三江工匠。擅长于侗族剪纸刺绣技艺,在学习侗绣技艺基础上引进现代的技艺长处,形成了自己的剪纸、刺绣艺术风格,独立设计出现代化各种手饰品如手提包、高跟鞋,DIY半成品刺绣套装,毛衣链、手镯,耳环、戒指、等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参加设计制作作品《锦绣锁》,在第54届全国“金凤凰”工艺交易会获得金奖;《背带剪纸—鸾飞凤舞》获得柳州市工艺美术比赛金奖等,2015年开始带徒受艺,积极参加各式非遗传承活动;2019年通过抖音小视频宣传和直播开启侗族文创产品新销路,让全国各地喜欢民族文化粉丝,了解和购买侗族刺绣作品。设计多款侗族全套服饰新花样受当地绣娘追捧,成为当地网红款,吸引很多人群纷纷加入刺绣行列,带动绣娘长期刺绣及收集民族服饰合作,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促进农民增收。


石侗娟    侗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5.jpg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人,侗族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三江工匠。6岁开始拿起针线学习剪纸和刺绣技艺,通过刻苦练习剪纸和刺绣技艺,石侗娟绣制的侗族服饰、背带盖、绣花鞋等侗绣作品色彩艳丽、构图新颖、绣工精致、线条饱满,被当地绣娘们称为“侗娟新绣”。近年来,石侗娟一是组织脱贫户开展侗族刺绣培训班。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绣娘的技艺技能,掌握好的绣工才能接到更多的订单,从而提高家庭增收。二是通过侗娟刺绣手工艺坊、抖音等平台接收订单,让绣娘能够居家就业。同乐乡有许多妇女跟石侗娟一样需要在家里务农带孩子上学,所以就业成为了家中最大的难题。为了让这些“姐妹”能够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有收入贴补家用,石侗娟着手在同乐街打造了刺绣手工艺坊。在这里绣娘们可以拿自己的刺绣作品在店内由石侗娟代销售,或是石侗娟接收到的刺绣订单她会派发给绣娘们一起完成。她带动了兰先群、粟运秀、覃彩荣、龙日香等15位绣娘实现侗族刺绣带来的效益,更让她们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石侗娟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领绣娘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绣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邝顺堂  侗族器乐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6.png

2018年邝顺堂(右二)在布央村开展传承活动。


   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八斗村八斗大屯人。2009年6月认定为自治区级第二批侗族器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9年9月至今在家务农以及开展侗族器乐传承工作,不定期应邀参加侗族民间各项文艺活动。

   邝顺堂自幼喜好侗族民族曲艺,尤对侗族琵琶歌情有独钟。他的父亲是地方民间有名的侗族琵琶歌师,邝顺堂自幼便受到了父亲的熏陶影响。高中毕业后,邝顺堂便与父亲专门学习侗族琵琶歌的创作和弹唱技艺以及琵琶的制作。近年来,由于侗族民歌的盛行,他经常和民歌手们被邀请到各村屯参加民歌会演出。他自编自唱的侗族琵琶歌通俗易懂、饱含哲理、幽默风趣,深得群众欢迎。


杨玉洁  侗族农民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7.png

   杨玉洁,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人,曾用名杨梅香。1997年国家文化部到三江购买农民画赠送给各国大使馆收藏,她有十六幅作品被选上。从2010年开始,她成为湘黔桂侗族地区文学专刊《风雨桥》小说插图画师,这些年来获得区级以上奖项作品已有二十多幅。

   杨玉洁是三江农民画(簸箕画)的创始人,三江农民画簸箕画成了当地家居、特色餐饮、特色农庄的装饰品。2018年10月17日杨玉洁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获得“三江农民画竹编画(簸箕画)制作工序”的版权专利。

   近年来,杨玉洁在三江县中学、三江县民族中学、三江县实验学校、古宜镇江川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柳州市机关幼儿园、柳州市十二中、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等学校开展三江农民画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等培训班共100多期,共培养近3000人次。

   2017年7月创办三江侗族农民画艺术馆,向喜欢侗画的爱好者免费传授绘画技巧,并于当年9月,获得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月获得自治区生产性保护示范户。2017年12月,应邀为”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柳州联合研发基地、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中心)特聘专家,是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客座教授。2021年4月,在三江侗天宫景区开设三江农民画工作室,不仅展示三江农民画作品,还接待各院校的研学以及旅游亲子体验团队。


吴妮艳  三江糯食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8.jpg

   吴妮艳,198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广西三江县盛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三江县盛龙民俗文化旅游区)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职务,三江县盛龙婄艳糯食工坊主理人。三江糯食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柳州市青联委员会第十届委员,柳州市女能人(女企业家)协会理事,三江县女能人协会副会长,三江县党员教育培训讲师,三江县第十六次工会代表,共青团三江县委员会青年创业导师,2021年获柳州市“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2022年获柳州市“龙城青年好榜样”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广西女能人协会“乡村振兴巾帼领头雁”称号。

   吴妮艳出生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从小她对侗族文化就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19年吴妮艳则开设了自己的“婄艳——糯食手工作坊”。组织了企业周边20多人的妇女群众开展以“寻味三江∙糯彩侗乡”为主题,以“三江粽子”为载体,运用传统工艺制作侗族传统生态美食,进行糯食产品的开发和糯食民俗文化的传承。工坊出品的糯食小吃曾荣获2023年柳州市茶菜肴创作比赛小吃类铜奖,2023年三江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茶和天下 侗味三江”特色美食大赛小吃类金奖等。并结合侗族糯食文化的延伸,为游客提供诸如捶糍粑、包粽子、时令糍粑、竹筒糯米饭等体验活动和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课程,期间开创的课程有《寨见侗乡——三江糯食文化》、《柳州市级非遗项目三江糯食文化——灰水粽制作技艺》、《党旗领航∙农文旅融合发展》等课题。期间,积极的参与《侗寨百家宴 欢乐中国年——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暨“春到万家”群众文化主会场活动》以及三江县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组织的展销队前往柳州、南宁、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展销活动二十多场次。并利用“盛龙研学”、“三江婄艳”视频号、抖音号、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对三江糯食文化宣传。


吴春月  侗族大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9.jpg

   梅林乡新民中寨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柳州市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馆侗族大歌常态化免费培训班授课教师、三江侗族自治县月也三江非遗美食体验馆法人代表。长年她为侗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秉持“与乡村同发展,与家乡同成长”的理念,不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让文化带动乡村脱贫致富,让广大群众融入更丰富的乡村文化生活。近年来,由于吴春月在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大歌成绩突出,2018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荣誉称号;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授予吴春月家庭为“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文艺户”;2021年被评为广西优秀文艺志愿者。吴春月为了让乡村群众能学到更多、更系统的侗族大歌,她深入基层自愿加入文化下乡志愿者队伍,成为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一员。为了培养文化能人,打通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吴春月长期对当地文艺爱好者进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培训。自2016年以来开始下乡普及侗族大歌,今年已是第9个年头,共授课8000人次。自2016年以来将侗族大歌引进校园,分别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实验小学、古宜镇小学、机关幼儿园、广西民族大学等多所学校开展侗族大歌培训班,培养的学生屡屡获奖,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小学到柳州市参加比赛荣获一等奖,三江县民族中学到柳州市参加比赛荣获二等奖等。至今已开展侗族大歌进校园120场次,参与学生1万人次左右。


荣玉燕  六甲刺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0.jpg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人,三江县布艺坊总经理,六甲刺绣市级传承人。荣玉燕从小学习六甲刺绣,熟练掌握六甲刺绣中的直针、盘针、参针、平针、剪纸绣等常用针法。2009年10月注册实体店“三江县布艺坊”,在传习六甲刺绣技艺和民族文化的同时,以自己的实体店“三江县布艺坊”为基础,长时间的带徒授艺,带动村寨手艺人一起制作六甲刺绣产品,长期合作的村寨手艺人有50人。荣获2020第二届56个民族服饰形象展演暨民族服饰设计创意大赛“西南赛区决赛”最佳服饰奖;2023年5月认定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六甲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荣玉燕主理的“月也民族服饰展示体验馆”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为第二批广西非遗形象体验店。“非遗形象体验店”位于柳州三江县城“中国月也侗寨”景区。工作区分为传统服饰展示区、礼服服饰展示区、文创产品展区等。“非遗形象体验店”依托六甲刺绣和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社会服务专业平台。是非遗衍生品的设计研发、品牌推广、市场销售、金融服务的文创技术服务平台。非遗形象店的建成将推动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技术性人才,使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和创新。


粟丽杰   三江茶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11.jpg

   同乐苗族乡高武村人,2006毕业于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大专学历。2006年4月取得了国家级高级茶艺师和高级(二级)评茶员资格证;2015年考取全国茶艺师指导师资能力证书。2016年加入三江县茶叶协会并担任副秘书长一职;在2015年至2020年被三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应聘为“茶艺师外聘指导师”,期间先后培训初级茶艺师500多人次并取得初级茶艺师证,在三江县举办的技能赛事均有担任评委,其中有5届农民工技能赛事担任评委。2020年7月承办三江县妇联主办的“三江县‘双学双比’巾帼杯茶艺擂台赛”取得圆满成功及高度好评,并在赛事中担任主评委。2021年3月通过考核获得了评茶员国家二级/技师。现任盛龙民俗文化旅游区“粟丽杰茶艺工作室”、油茶馆和“茶语民宿”主理人,茶文化品牌总监、茶艺培训首席指导师,围炉煮茶首席茶艺师。基于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备和文化内容的不断提升,旅游区分别于2020年11月和2022年12月被授予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覃桂珍   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12.jpg

   同乐苗族乡人,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江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柳州市工艺美术大师,2024年度三江工匠,助理级工艺美术师,。自6岁起受家人熏陶认识侗族服饰制作技艺、侗族刺绣技艺,16岁开始学习侗族服饰制作技艺,20岁时熟练掌握侗族服饰制作技艺包括侗族刺绣、侗族土布、侗族织锦、侗族背带盖、侗族百褶裙等制作技艺,为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争取粤桂协作资金24万自筹13.8万成立三江清花绣坊刺绣微车间,组成“清花绣坊”非遗就业工坊,采用“企业+基地+传承人+绣娘”发展模式生产侗绣,累计开展刺绣技能培训62次,培训绣娘2844人次,带动当地226户农户灵活就业,其中脱贫户(监测对象)118人。典型的建档立卡贫困绣娘当中有覃梅香单次订单收入最高有6700元,石玉花单次订单收入4200元。

   清花绣坊获得“三江县非遗扶贫车间”“柳州市级首届非遗传承团体”“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刺绣生产性保护示范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选认定为“广西非遗形象体验店”“自治区级金绣球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开展的“非遗典型案例”推荐工作中“非遗典型案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谭锦宁   侗族医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13.jpg

   八江镇塘水村归大屯,谭锦宁 2015 年被文化主管部门认定为侗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至今,模范带头弘扬和传承侗族医药文化。九年来,免费收徒带徒35人学习侗族医药文化,免费培训侗族医药爱好者400多人。目前跟随从事侗族医药养生行业创业人员35人,学成后利用侗族医药保健养生知识,服务社会,其中贫困户12人均实现了脱贫,每年人均收入近 40000元。每年三江县谭氏侗医馆接待区内外各类疑难杂症患者超过10000人次,免费救助三江县家庭和生活困难的伤病患者近100人,其中贫困户 20 多人。积极参加文化部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近 20 场,免费助力脱贫攻坚下乡义诊近 10 场,义诊群众近 800 多人,贫困户 90 多人。创办的三江县正荣中草药购销店,每年从三江县农户或贫困户手中收购约8000斤中草药,给地方农民带来近80000多元的经济收入,有效带动了地方农户的就业和增加了收入。2022年与地方农户合伙创办;三江县贵江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八江村金库屯,合作社是一家以中草药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公司。基地总面积560亩,目前一期种植中草药品种有:红豆蔻(大良姜)70亩,橘红42亩,金果榄28亩,天冬15亩,白芨19亩等部分珍稀药材综合A园区总共种有180亩。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已建立,“种苗供应、技术服务、农户种植、运输销售”的设施产业链条,带动30多户脱贫困户从事中草药的种植和6个社员从事中草药的运销。年产优质药材20万公斤,销售收入520万元,合作社利润108万元,促进了当地农业地有效发展和农民增收。谭锦宁坚持助力侗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侗族人民群众好评。

网友留言评论 (0)

请留言...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